广州市增城区切实强化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责任、帮教、预防、治理、惩处等工作,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强化组织领导“压舱石”
强统筹。由平安办牵头成立专班,制定责任清单、考核细则,实行每日通报、每周研判、每月例会、动态会商、定期总结。
强整治。对问题突出镇(街)、学校进行挂牌整治并跟踪问效,推动本地户籍和学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双下降”。
强督导。建立常态化督导和倒查复盘机制,对因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警情高发、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等情形的,予以通报、约谈或追责。
强化摸排包保“主战场”
突出精度。发动镇街、行业部门同频开展排查摸底,经对碰校验,分级分类下发落实包保帮扶,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突出温度。由综治中心统一实施,组建牵头部门+学校老师+村社干部+多元力量的“3+N”关爱小组,明确定级包保流程图,确保包得了、包得好。
举办“3+N”关爱小组包保帮扶工作培训
突出力度。对初犯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落实即时到站关护、责令定期到所报到;对重复多次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推动专门矫治教育,确保介入早、能矫治。
强化预防教育“防护网”
家庭“护”。将“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项目”列入10项民生实事,用足训诫书、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等法律文书。
学校“护”。增配政法单位领导干部担任问题高发学校法治副校长,打造“同上一堂安全教育课”“做自己首席安全官”品牌,搭建法治教育课件共享库。
全区中小学同步收视收听“同上一堂安全教育课”
社会“护”。将5月作为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违法犯罪主题宣传月,精心设计派发海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定期组织参观法治和警示教育基地。
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违法犯罪主题宣传月启动仪式
强化专项治理“绣花功”
净环境。建立社会综合治理线索交办指引,制作涉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社会环境摸排表,以线索交办相关部门跟进反馈。
暖童心。建立留守和困境未成年人监测报告、评估转介、跟进回访介入机制,全方位落实生活保障和关爱服务。
护成长。建立中小学生防欺凌综合治理联席会议,设置实时上报通道、公布举报专线,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新风气。开展网络环境治理专项行动,举办“e路护成长”进校园、公益大篷车乡村行活动,引导安全、健康上网。
强化依法惩处“警示灯”
严处置。深入开展护苗专项行动,建立3个区一站式取证中心,指定专人成立全流程办案团队,搭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绿色通道”。
重打击。严查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开通线索热线,建立重点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研判预警模型,有效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快响应。建立涉未成年人案件四级应急联动处置机制,整合行业部门、属地镇街力量,有力提升案件处置规范性、联动性、效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