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22年12月,我怀揣实现法治中国的伟大梦想,从美丽山城重庆博士毕业后回到家乡,还未来得及思考就业趋向就一头扎进扶沟县人民法院工作。院党组为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张军院长提出的“治未病、抓前端”诉源治理的工作要求,调配力量充实诉前调解团队。尽管自己学习研究的方向是刑法专业,但由于我院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调解亟需人手,院党组分配我到诉前调解部门,主要负责化解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我坚决服从组织分配,愉快地来到诉前调解室工作。在这里,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参与诉源治理的故事。
初来乍到
我出生于法律世家,全家两代人都从事法律职业相关的工作,也许是自从小就受家人日常熏陶和耳濡目染,那时就有萌生要为中国的法治做点贡献的梦想。初来乍到法院诉前调解室,我并不熟悉知识产权案件的调解流程。我花了两天的时间观察摸索学习,向同事讨教,主动试着调解简单案件。用一周时间学会从接收分派案件、通知当事人调解、录制现场调解视频、电话与当事人沟通交流、到最终同意达成调解协议的基本流程。
牛刀小试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司法为民”不仅仅是一句纸面上的口号,作为一名司法人员就应该用汗水印证入党誓言,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书写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
当我第一次接手广州宝洁有限公司与各大商超侵犯注册商标权引发争议的64件系列案件时,经过分析研判之后,决定主动去当事人家里或者工作单位当面调解。这类案件的被告人大多是商超的老板和负责人,该怎么沟通与交流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尽量去被告所在地送达并实地调解,沟通时讲究适当方式。比如,一般去到商超时,我和书记员尽量不影响当事人的生意,不在收银处说事或者不在超市门口说案件,我们主动会说在当事人办公室或者无人的地方去谈,主动出示工作证件,说话时和声细语,给他们讲清楚案件的来龙去脉,让当事人理解我们法院的工作,让他们了解我们法院诉前调解工作的流程,讲清楚对当事人的利害关系,尽量避免当事人双方的损失。
在此期间,也发生许多令人值得回忆的故事。记得是2023年3月份某一天,当我给多位被告打电话说要去他们超市送材料时,有位当事人主动给我们打电话说,你们什么时间到,我们在等您到来,由于那天我们任务是要逐个送达20个案件,结果让他们一直等到上午十一点多。我们到现场一看,他们主动给我们找个调解的场所,给我们提供他们的诉求及专门解决办法供我们参考,并提出一些书面性的意见,说实话当时就令我非常感动,老百姓真的希望我们能给他们解决问题。由于三年疫情的影响,大多商户的生意不好做,收入不高。在去超市时,我看到超市购买的人稀稀落落,超市没有太多生意,而今社会经济刚刚复苏,大家都想挣钱保民生、发展经济。因而我在调解这类知识产权案件时尽量考虑他们双方诉求,平衡和化解他们之间矛盾,争取在诉前定分止争,案结事了。同时也为人民法院减轻案多人少的压力,这是我们调解员工作的初衷。
坚守初心
当我在超市里被认出是张法官而被热情打招呼、被道一声辛苦了的时候,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身上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也更加深切体会“人民司法为人民”的真正含义。记得一位老大爷曾经是我办理案件的被告人,他热情地称我为“闺女”,每次都是说:“你太认真做事了,周六周日也不休息还来给我们调解案件,真是太感激你了。”还说:“这几天就筹钱赔偿对方,通过这事我们也长个教训,以后我们注意这方面的事情。”如今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不断增多,案件越来越多,法院压力大,当事人压力更大。所以我对自己说,能为法治事业做一点点付出就是这几十年知识没有白学,自己读本读研读博没有白读,自己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福气。
当然,也有个别当事人不理解我们法院的工作,难免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讲些难听的话语甚至会过激地认为我们是“诈骗犯”,但是我相信时间、实践会给出正确的答案。在我们全国上下都在进行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我相信个别人也会慢慢理解法律、法治、法治现代化。身正不怕影子斜,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秉承法治精神,认真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情,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促进中国法治事业的发展,共同打造一片风清气朗的法治天空。尤其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处理,不仅保证了“头顶上的安全、舌尖上的安全、网络上的安全”等,而且保证了身体健康上的安全。
结语
上一篇:感受工作新变化 见证发展新成就
下一篇:法官助理的“烦恼”